CopyRight©2021 139GAME.COM.CN All Right Reserved
2016年,5G网络商用计划制定,并确定正式投入商用时间为2020年
2016年,我国5G网络商用时间表正式出炉,预计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指出,要积极推进5G技术研发,并于2020年启动5G商用。
扩展阅读:
根据工信部、中国IMT-2020(5G)推进组的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,我国将于2017年展开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,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,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,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。
2016年7月,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(FCC)一致同意,向移动、灵活和固定使用的无线宽带开放近11GHz的高频频谱,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分配5G频谱的国家。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(NSA,non-standalone)架构的5G Release15早期版本,2018年6月14日,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(5G NR)独立组网(SA,Standalone)功能,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(TSG#80)正式冻结。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,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。
2019年10月31日,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,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。5G商用比预计的时间来得更早一些,5G新时代开启。
当年划时代:Bitnet II — 一次连接的革命!
1986年,为满足带宽需求而创建了BITNET II。
扩展阅读
BITNET是美国的ibm大型机系统网络,成立于1981年,最初是在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之间建立的,因为它是时间网络的简称。1986年,为满足带宽需求创建了BITNET II,后来BITNET与CSNET合并,于1988年组建了CREN。Revolutionizing Communication: An Unveiling of Breakthrough Dial-Up Connection in 1966
1966年,Lawrence G.Roberts和Tom Marill发表了一篇论文,讲述了他们在拨号连接方面的早期成功。
扩展阅读
1965年,一位名叫Tom Marill的心理学家在Licklider手下学习,受到他对计算机的兴趣的影响,他找到ARPA,提出了一个项目,将林肯实验室的TX-2计算机与圣莫尼卡的SDC Q-32计算机连接起来。ARPA官员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,但建议Marill在林肯实验室的赞助下进行他的实验,他做到了。林肯实验室的官员让Roberts负责这个项目,虽然这个实验的范围比ARPANET要小得多,但它是成功的。响应时间很慢,连接的可靠性通常很差,但Marill的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第一步。
1966年10月,罗伯茨和玛丽尔发表了一篇题为«Toward a Cooperative Network of Time-Shared Computers»在秋季AFIPS会议上,记录了他们的网络实验在拨号连接方面的成功。
1966年,Robert Taylor携手Larry Roberts加入ARPA,共同开发ARPANET
1966年,罗伯特·泰勒加入ARPA,并将拉里·罗伯茨带到那里开发ARPANET。
扩展阅读
1966年在后来被尊称为“阿帕网之父”的Larry Roberts加入ARPA主持ARPANET(阿帕网,由ARPA组织建立的计算机网络)的研究工作。不过,事情的发生竟如此富有戏剧性,Roberts是在ARPA近乎于讹诈的手段下,阴差阳错地成了ARPANET的创始人。
J.C.R. Licklider在ARPA只呆了两年。1964年,他举荐著名电脑图形专家,人称“虚拟现实之父”的Ivan Sutherland接手了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(IPTO)的领导工作。而第二年,Sutherland又从国家宇航局(NASA)聘请到33岁的Robert Taylor当他的副手。不久后,又把全部技术工作交给这位年青人管理。
1966年,Taylor正式从Sutherland接过IPTO的工作,成为继Licklider之后,IPTO的第三任主任。同年,ARPA的局长也换成了来自奥地利的物理学家Charles Herzfeld。Herzfeld是个十分爽快的人,只要是有意义的项目方案,他总是很快审批。
对于这个项目的领导人,Taylor心里早有最佳人选,那就是1965年在林肯实验室负责远程联网实验的Larry Roberts。
Larry Roberts是林肯实验室高级研究员, 年仅28岁。他与Licklider博士类似,也是靠自学计算机技术,而后成为行家的天才。他还为后一代机型TX-2编写了分时系统。林肯实验室的人都知道,Roberts学习新知识非常快,一本新书10分钟就能读完;更可贵的是,他还具备组织管理才能,主持的科研项目大都能高效率地完成。
当时,身为学者的Roberts考虑的只是如何改进联网性能,根本没想到ARPA正在打他的主意。当Taylor首次登门拜访邀请他时,Roberts委婉地回绝了盛情邀请。Taylor本来可以再找其他的人选,可是他心里非常清楚,再没有什么人比Roberts更合适的了。不久后Taylor再次前往林肯实验室,甚至暗示说Roberts将出任下一任IPTO主任。Roberts只好明确地告诉Taylor,他不愿去华盛顿当技术官僚,林肯实验室是他人生最佳的选择。
在此之后,Taylor几乎每两个月要给Roberts打一次电话,苦苦劝说他为国家效力。1966年底,在一切努力都告失败之后,Taylor只好来到上司Herzfeld的办公室。这次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要钱,而是为了要人,而且这次谈话的时间比上次要求启动资金长了很多。看来,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工作,比找钱更难。
Taylor问Herzfeld:“ARPA是不是每年把自己50%以上的资金都给了林肯实验室?”
Herzfeld感到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,反问道:“是又怎样?”
Taylor把自己多次屈尊求Roberts出山的经历讲了一遍。Herzfeld听后,立即拿起电话,拨通了林肯实验室主任的办公室。道理非常简单,让Roberts来ARPA,既符合国家的利益,也符合林肯实验室的利益。如果Roberts不来ARPA工作,后果对林肯实验室来说可想而知。
这看起来简直就是讹诈。可是,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顾不上许多。两周后,Roberts就坐在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的桌前,开始新的工作。从此,Roberts把全部精力转移到设计ARPANET上。